NBA50大巨星之威尔特-张伯伦
全名:威尔特-诺曼-张伯伦。
出生日期:1936年8月21日
出生地:费城,宾夕法尼亚州
逝世:1999年10月12日
逝世地点: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身高:216cm
体重:97.5kg
出生地点:亚特兰大
高中:Overbrook高中,费城
大学:堪萨斯大学
选秀经历:1959年被费城勇士队选中
交易:1965年1月15日被交易到费城76人,1968年7月9日被交易到洛杉矶湖人
所获荣誉:
1996年入选NBA50大巨星
1978年入选奈史密斯美国篮球名人堂;
2次NBA总冠军(1967、1972)
4次NBA最有价值球员(1960、1966、1967、1968)
1次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972)
7次入选NBA第一阵容(1960、61、62、64、66、67、68)
3次入选NBA第二阵容(1963、65、72)
2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1972、73)
NBA最佳新秀(1960)
他是篮球运动史上最强悍的统治者,其在进攻端展现出的能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要列出一份有史以来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名单,相信绝大多数的球迷都会把威尔特-张伯伦的名字放在最顶端——至少无限接近这个位置。
张伯伦当年在篮球圈里的统治地位在整个职业体育圈内都几乎称得上绝无仅有。你可以采取双人包夹,三人包夹,甚至无耻的犯规战术,总之当你采取了一切你认为可以阻挡张伯伦前进步伐的伎俩之后,通常会绝望的发现,这个怪物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地拿分,或者摘取篮板。
所以,当《费城每日新闻》的记者询问奥斯卡-罗伯特森,究竟张伯伦是不是史上最佳球员时,“大O”如此回应:“历史纪录不会说谎。(The books don't lie)”
是的,历史纪录,这是威尔特-张伯伦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传世之宝。他是唯一一个单赛季得分突破4000分的NBA球员,至今仍保持着联盟单场得分纪录(100分),连续进球纪录(18个)和单场篮板纪录(55个),而在这份惊人的履历表中最惊人的一项还是他在1961-62赛季创造的场均50.4分的外星人般的数据——如果你对得分不太感冒,那么威尔特同年场均48.5分钟的上场时间,或许能够满足你的胃口。
到退役时,张伯伦的职业生涯总得分是空前的31419分,不过这个纪录后来被贾巴尔、卡尔-马龙和迈克尔-乔丹先后打破。尽管如此,他职业生涯内得到的23924个篮板依然是联盟最高纪录。除此之外,他还有过连续7年蝉联得分王,14个赛季中先后11次当选篮板王。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自私的球员,张伯伦甚至还让自己的名字在1967-68赛季登上了联盟助攻榜首位。
当然最枯燥也是最恐怖的还是他的得分数据:118场得分50+;连续14场得分40+;连续65场得分30+;连续126场得分20+;新秀赛季场均37.6分;72.7%的单赛季最高命中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字不仅全部是NBA史上最高,而且和身后第二名的差距更是远得有几光年。鉴于以上全部原因,威尔特-张伯伦的名字注定会在所有NBA的数据(尤其是得分)纪录表上频繁出现——频繁得让人想吐。
为了削弱其过份强大的统治优势,联盟不得不针对威尔特-张伯伦制定和修改多条规则,包括扩大三秒区,引入进攻干扰球的概念,以及罚球时的一些严格判定等等(修改规则前张伯伦经常在罚球时直接起跳灌篮)。
已经够了,NBA史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缔造如此多的奇迹,并对这项运动产生如此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力及制约力。很难想象如果得到今天这样现代化和系统化的训练,饮食,装备等,张伯伦会进化成怎样一个天外来客。事实上,张伯伦已经比同时代的任何对位者都要高大和强壮得多,他在高中和大学时便是全美知名的多种运动天才,拥有一副2米13,124公斤的几乎堪称完美的身材——不过张伯伦职业生涯中后期的实际体重超过300磅。
有关张伯伦的天生神力,《费城每日新闻》曾报道过一件有趣的事情:西雅图超音速队的球员汤姆-梅斯切里曾向张伯伦要求单挑,后者欣然应战。单挑开始后梅斯切里持球进攻,连做四个假动作后出手投篮,被张伯伦盖掉。梅斯切里忿忿不服,重新拿球,重新假动作,重新被盖,然后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终于梅斯切里恼羞成怒,开始绕着张伯伦不停地转圈,指望迷惑对手。张伯伦兴味索然,伸出巨灵神掌直接罩住1.98米的梅斯切里的脑袋,略一使劲,这个可怜的西雅图球员便像陀螺一般旋转起来,越转越远。转到第三个圈时,张伯伦金口忽开:“收。”梅斯切里这才停了下来。
关于张伯伦的天生神力还有许多传说。曾先后当过NBA球员,教练,球队经理和行政主管的罗德-索恩曾饶有兴趣地回忆过一场张伯伦参与过的群架,他说那时两群身体强壮的球员缠做一团,打得不可开交,随后只见威尔特气势汹汹地杀进圈里,随手在人堆里“捡”起一个就扔,仿佛那个倒霉蛋的身体是羽毛做的一样。事后人们才发现那个被威尔特“捡”起来的家伙身高2米03,体重接近100公斤。
张伯伦出众的力量使他成为那个年代里极少数可以封盖大力灌篮的怪物之一,1968年的一场比赛,对手纽约阵中身高2米10,体重11公斤的中锋沃尔特-拜兰尼是联盟有名的巨兽,曾想在张伯伦头上来一记泰山压顶,结局惨不忍睹,用一个现场观众在《费城每日新闻》上回忆的话来说:“张伯伦在篮筐顶点结结实实地把球盖了下来,一巴掌扇出了场外。还有,拜兰尼也差点被这一个封盖扇飞。”
如果你翻出张伯伦高中时的照片,你会发现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身高2.10米,苗条又灵活的巨人。高中三年,张伯伦率领母校从1952-53赛季起连续打出19胜2负,19胜0负和18胜1负的无敌胜率,为了充分发挥张伯伦的篮下优势,他的教练甚至要求队员专门练出罚球不进的绝招,以便张伯伦抓下进攻篮板制造更多的得分。高中时期张伯伦创造2206分的队史最高纪录和90分,74分,71分的单场得分数据。仅一年级时他的场均得分就达到了44.5分,而在那场得到90分的比赛中,有60分来自于下半场的12分钟内。
费城当地媒体为张伯伦起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外号——“高跷”,但张伯伦对此极为厌恶,就像他讨厌另一个“歌利亚”的外号一样。他唯一表示宽容的两个外号是“Dippy”和“Dipper”,包括后来衍生出的“Big Dipper”(大北斗星)。
1955年,已经广为全美篮球迷所知的张伯伦宣布即将加盟堪萨斯大学。不过由于当时NCAA规定大一新生不得直接参加校队,张伯伦只能在一年级队打球。不久后,刚刚赢得该季分区冠军的堪萨斯校队和一年级球员们进行了一场切磋,结果场上形势完全被张伯伦所控制。事后张伯伦对《费城每日新闻》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整场比赛我们都逼得他们疲于奔命,最后以81-71拿下了比赛。我记得自己好像得了40分还是42分,另外还有大约30个篮板和15次封盖。我就是要让那群目中无人的家伙看看,到底我有没有资格进入校队。”
接下来张伯伦自然顺理成章地在校队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1956年12月3日他迎来了自己的NCAA处子秀,当即就以52分打破校史纪录,率领母校97-69击败西北大学,随后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NCAA总冠军赛,迎接他们的对手是篮球名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最后一场比赛双方足足拼了三个加时,最终堪萨斯队以1分之差惜败于强大的北卡,但表现极为出众的张伯伦还是毫无悬念的当选了该季的MOP(最杰出球员奖)。
第二年张伯伦顺利入选了全区和全美第一阵容,甚至在全美田径比赛中也展示了自己超常的运动能力,以1.98米的成绩刷新了跳高纪录。1958年5月,感觉大学篮球已毫无挑战性的张伯伦决定加入NBA,但由于联盟的相关规定被迫滞留一年。百无聊赖之下,1958-59赛季张伯伦以5万美元高薪签约著名的哈林篮球队,开始随队参加巡回比赛。
1955年,NBA通过了新的选秀条例,允许球队以放弃一个首轮选秀权的代价,得到一名本地的大学球员。费城勇士队的老板艾迪·高特里伯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向联盟百般游说,说张伯伦是土生土长的费城人,高中便是费城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选手,而他就读的堪萨斯又无一支NBA球队,因此希望联盟能破例允许费城运用新条款签下张伯伦。联盟最终同意了艾迪的请求,这是NBA历史上唯一一次把高中和出生地作为选秀球员的参考数据。
几经周折之后,张伯伦在1959-60赛季终于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职业球员战袍,整个篮球世界也在期待着一个新的王者驾临。张伯伦没有令他们失望,首场比赛对阵纽约尼克斯就砍下43分28个篮板。这是一个完美而充满传奇色彩的新秀赛季,张伯伦凭借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辉煌数据单,不可思议地包揽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三项大奖,并入选最佳阵容。后来的数十年中,也只有1968-69赛季的韦斯-昂赛尔德达到过包揽最佳新秀和常规赛MVP这一成就。
1960年季后赛中年轻的费城勇士早早遭遇了强大的波士顿凯尔特人。比尔-拉赛尔和威尔特-张伯伦这对一生的宿敌第一次站上了同一块舞台,随后的十几年中,他俩在季后赛里先后遭遇八次,共同演绎了篮球乃至职业运动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巨人对决。遗憾的是,从头到尾,张伯伦只有一次是真正地击倒了拉塞尔。正像他们这一回的交锋,整个系列赛张伯伦总得分比拉塞尔高出81分,但最终费城还是2-4不敌对手,眼睁睁看着波士顿赢得胜利。
事实上,在张伯伦肆虐的新秀赛季,乃至其后的若干赛季中,他的对手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可以钳制他的有效方法。凯尔特人的全明星前锋,后来成为教练和播音员的汤姆-海因索恩事后承认,波士顿是全联盟首个提出依靠团队防守来限制张伯伦的球队。“我们尽力寻求他的弱点”,1991年,海因索恩向《费城每日新闻》透露,“试着让他站上罚球线,用犯规抵消他的威力。今天我时常听到人们讨论‘犯规太过凶狠’的问题,我要说,当时我们对他采取的犯规,至少有一半都是凶狠的犯规。”
尽管拥有无比强悍的体魄,但张伯伦从来就不是一个举止粗暴的,容易冲动的球员,他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力量和情绪,也不会轻易陷入没有必要的争执。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正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其长达14年的职业生涯和超过1200场的职业比赛中,张伯伦从来没有犯规累积次数超限而被罚出场。甚至有人因此认为他作风缺乏侵略性。“我的朋友经常对我说,嘿,哥们,你应该试着把比尔-拉塞尔扔到篮筐里面去”,张伯伦回忆道,“他们总是认为我太温柔,从来不对那些不知好歹的侵犯者一点颜色看。”
一度有传言说,自视甚高的张伯伦在新秀赛季不敌拉塞尔后,自尊受挫,甚至准备退役。这当然是无聊的谣言,张伯伦不是喜欢退缩的胆小鬼,他忍耐着内心的屈辱,开始认真琢磨战胜对手的方法。例如不断增强肌肉和力量训练,以便应付越来越多的恶意身体接触——像是肘击和推挤——这些正是汤姆索引所说的凶狠的犯规中最常见的招数。
1960-61赛季,张伯伦再一次贡献出令人咋舌的数据:场均38.4分27.2个篮板。随后一个赛季,这份本已十分恐怖的数据更是一举攀升到场均50.4分,这也使得张伯伦成为NBA历史上唯一一个单赛季得分超过4000分的NBA球员。
1962年3月2日,张伯伦又创造了一个注定将永久尘封的纪录。在和纽约尼克斯的一场飙分大战中,张伯伦得到了惊人的100分,并且帮助费城以168:147获得胜利。而据可靠消息称,此前整晚张伯伦都未归队,而是尽情享受夜生活去也。最不可思议的是,张伯伦一贯垃圾的罚球竟然也有32罚28中的魔幻命中率,要知道,那个赛季他在罚球线上的收获只有可怜的50.6%。
整场比赛他63投36中,事后他在《HOOP》杂志上大发感慨:“上帝,这简直不可思议。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场比赛中投那么多次篮!”那场球的最后,费城其他球员近乎疯狂地给威尔特喂球,在这历史性的一刻,纽约人悲惨的沦为背景。
1962年,张伯伦随队搬迁到了旧金山,并在1962-63和1963-64赛季蝉联NBA得分王。张伯伦个人数据持续走高的同时,球队的运气却没那么好。1964年勇士队辛苦杀进总决赛,却被凯尔特人打得落花流水,带着1胜4负的总决赛战绩灰溜溜返回老家。勇士逐渐对张伯伦失去了耐心,终于在1965年的全明星赛结束两天后,张伯伦被交换到费城76人队,作为筹码,76人付出了康尼-德尔金、李-沙弗尔、保罗-纽曼三位球员外加15万美金。
经历过这场脱胎换骨的变化之后,费城组成一个极有潜力的强大阵容:中锋张伯伦,后场则拥有哈尔-格瑞尔和拉里-科斯泰罗,前锋线则由查特-沃克和卢克-杰克逊两人组成。
张伯伦刚刚入主球队时,76人只是一支胜率刚刚过半的平庸之师,然而一年后他们便夺下了联盟最高的55胜25负。遗憾的是,波士顿又一次在东部决赛中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痛定思痛之后的76人随即请来了前锋比利-库宁汉,阵容齐整,实力均衡,接下来的赛季中他们在前49场比赛中赢得惊人的45胜4负,并在赛季结束后创造了当时NBA历史最高的常规赛68胜13负。季后赛中他们击败辛辛那提,在东部决赛中与宿敌凯尔特人会师。这一次张伯伦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76人以4-1大获全胜,彻底粉碎了波士顿九连冠的美梦。在总决赛中,张伯伦遇到了老东家勇士队,但他丝毫不念旧情,率队以4-2击败对手晋级,成功问鼎总冠军。
1961-62赛季后,张伯伦的场均得分开始逐年下降。直到1968年略有回升。在其职业生涯的前七年中张伯伦场均得分高达39.4分,将得分王头衔通通收入囊中,这一纪录一直令后人望尘莫及。直到20年后,迈克尔-乔丹才追平这一纪录。而在其后的七年中,张伯伦的得分却急速降到了20.7分。
是什么力量让张伯伦开始减少得分?年龄上升?防守加强?在张伯伦看来,这些都不是正确答案。
“现在看来,我职业生涯后七年的得分比前七年大大缩水,但得分变低是因为我减少了得分的欲望。教练希望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篮板和防守上,而我很庆幸自己这么做了。”
球队主帅要求他降低出手次数,帮助球队获得更多胜利是张伯伦场均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回望张伯伦的14年职业生涯,尽管个人数据无人能出其右,但14年中他仅仅帮助球队得到两次总冠军奖杯。1966-67赛季,76人主帅亚历克斯。汉纳姆曾明确要求张伯伦增加传球,减少出手,并在防守端表现出更强烈的侵略性。张伯伦采纳了主帅的建议。尽管那个赛季他场均得分下降到24.1分,职业生涯第一次无缘得分王,但命中率(68.3%)和篮板数(24.2)依旧傲视群雄,并以7.8个助攻列助攻榜第三位。
张伯伦认真地对待着自己的新角色,接下来的赛季中他竟然成为联盟助攻王。1967-68赛季,他职业生涯第7次——也是最后一次——入选最佳阵容,并第4次——同样也是最后一次——当选MVP。这一年的东部决赛中波士顿四年内第三次击败费城,随后张伯伦被交易到洛杉矶湖人,为了得到这位巨人,洛杉矶湖人付出了、阿奇-克拉克以及替补中锋达尔-依摩霍夫。
张伯伦在洛杉矶度过了职业生涯的最后5年,帮助湖人先后四次闯入NBA总决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1-1972赛季,那个赛季张伯伦场均得分仅为14.8分,但他用其他方式为球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35岁“高龄”的球员,张伯伦场均抓下19.2个篮板,再次入选联盟最佳防守阵容。
张伯伦真正成了一名伟大的团队合作球员,与后卫杰里-韦斯特、盖尔-古德里奇,前锋哈皮-哈里森、吉姆-麦克米兰始终着保持一致的团队作风。1971-1972赛季湖人队取得33连胜,创造了联盟最长连胜纪录,在赛季结束后取得了69胜13负的联盟最佳常规赛战绩——直到1996-1997赛季这一纪录才被迈克尔-乔丹带领公牛所创造的72胜10负打破。最终湖人顺利进入总决赛,4比4击败尼克斯,成功问鼎总冠军。
1972-73赛季结束后,威尔特-张伯伦正式宣布退役,并且开始在更多方面展露他的天赋。像许多职业球员那样,张伯伦退役后也当了一年的职业篮球教练,执教ABA圣迭戈征服者队。球队起初期望他能够身兼球员和教练两职,但这有悖于联盟规定。张伯伦很快便厌倦了枯燥的教练生活。1984年,他在电影[野蛮人柯南]中过了一把表演瘾。随后大排球联盟又吸引了他一阵子注意力,接着是网球、马拉松甚至水球。他甚至一度想要在世界重量级拳击赛中挑战一下拳王阿里!
即使在张伯伦50岁之后,很多NBA球队依旧在讨论着邀请他复出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作为替补中锋,张伯伦至少能够每场打上15-20分钟。张伯伦天生不甘寂寞,因此这些新闻让他倍感愉悦。但他并没有因此接受任何球队的邀请,反而专心开始读书、写书并且还出版了好几本。除此之外,他甚至还拿到了一个学士学位。
1978年,张伯伦入选奈史密斯美国篮球名人堂;1996-1997赛季成功入选NBA50大巨星。
1999年10月12日,张伯伦因心力衰竭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年63岁。在篮球世界里,张伯伦的地位和他取得的成就正如其绰号“大北斗星”那样,永远是最耀眼,最辉煌的明星。而他留下的无数传奇也将一代代流传下去。